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486号当AI智能悄悄走进幼儿园——幼教行业正迎来一场温柔的科技变革。如何让AI成为老师的“神助攻”,而非冰冷的“替代品”?怎样用科技为童年添彩,又守住教育的温度?11月19日,新元幼儿园的老师们带着困惑与期待围坐一堂,共同开启“启智幼教 AI共研”教研活动,打开“智慧带娃”新方式。
一、原来AI在幼儿园,能这么用!

你认为班级工作中哪些部分最可能被AI优化?老师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老师们的“AI实战工具箱”,快收好!
通过教师们的交流讨论,我们了解到,AI的终极目标是“赋能”,而非“替代”。它是教师的“超级助手”,能帮助教师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与孩子有温度的互动和创造性的教学中。

光说不练假把式,老师们在现场直接解锁了“幼儿园老师专属AI技能”:
1.用豆包做动画短片
导入照片,输入指令,豆包就可以快速进行串联,再配上童声旁白和音乐,10多分钟搞定童趣短片,既是活动素材也是成长纪念。


2.用AI智能体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AI智能体可化身温柔伙伴引导内向幼儿开口,即时解答孩子好奇心疑问,还能通过定制脚本引导幼儿行为,既减轻教师负担,又让教育引导更具针对性,成为教育教学的实用小帮手。

3.用AI生成定制教案
只需输入“年龄段+时长+主题+需求”AI就能快速生成完整教案框架,涵盖导入、活动、延伸等环节。教师再根据班级情况微调细节,既省时间又能拓宽教学思路,轻松搞定专属教案。

三、划重点:这些“坑”,可别踩!
在拥抱AI赋能幼教的同时,我们也需警惕潜在挑战:数据隐私与安全是首要底线,幼儿的行为记录、发展数据等敏感信息需建立严格的保护机制,严防泄露风险;AI虽能提供丰富互动,但难以替代教师眼神交流、拥抱安慰中传递的情感温度,若过度依赖AI生成教案,评判幼儿表现,可能让教师陷入被动跟风,也会用统一的技术标准扼杀幼儿与生俱来的想象力与独特思维。

四、教研总结
活动结束,孙园长对老师们全程投入、踊跃探索的教研热情给予高度赞许,称这份积极性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动力,她希望大家把今天的收获落地到日常教学中,大胆尝试、灵活运用,同时多交流、多反思,一起探索出更适合我们幼儿园的“智慧教育”之路,让科技为孩子们的童年添彩,也让我们的教育更有温度、更有力量!

当AI融入幼教日常,升级的是“方法”,坚守的是“初心”;优化的是“流程”,不变的是“温情”。此次“启智幼教 AI共研”教研活动虽已圆满落幕,但我们探索智慧教育的脚步从未停歇。新元幼儿园全体教师将带着此次教研的满满收获与创新热忱,将AI工具灵活融入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实践中不断打磨优化,让智能创意与教育温情相得益彰,书写属于我们的智慧幼教新篇章!


更多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