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家庭教育何妨从“读心”开始

来源:现代教育报     2017年12月7日    责任编辑:蒹葭     阅读:9138次

  家风淳朴、民风敦厚,这是时代之幸,亦是民生之福。

  于此而言,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既关乎“家和事兴”,更关乎逐梦前行”。11月19日,杭州市家庭心理健康体验中心成立。它由当地妇联和家庭教育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梦工厂”提供专业技术支持。这也是全国首个“高科技加持”的家庭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基地。

  美剧《别对我说谎》里,微表情专家卡尔·莱特曼博士因擅于察言观色”而断案如神。家庭心理健康体验中心虽无法赋予孩子类似的“超能力”,却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现象,转化为可体验可记录的“心理画像”,让大人和孩子更懂得情绪和心理的关系。当然,高科技的“大招”,除了测试心理,还可以用来对行为、情绪进行训练和调节,助力构建和谐健康的家庭心理图景。

  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又相辅相成。一方面,家庭教育本身就是心性养成的教育。英国诗人弥尔顿说,“心灵建造了天国,也建造了地狱。”健康心理既包括专注力等基本学习技能,更涵盖了真善美的价值坚守。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是家庭和谐之本。今年的10月10日是第26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便是“共享健康资源、共建和谐家庭”。一个心理健康的家庭,更有利于和谐人际互动与交流的实现。

  世界卫生组织把心理健康定义为,“个人可以发挥潜能,处理生活中的压力,有效工作,为社区做贡献的状态”。用顶层设计的话说,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答案之一,便是健康健全的心理状态。这些年来,高速上的“路怒症”也好,高校里的“精致利己主义”也罢……说到底,还是“心”出了问题。横行的戾气、冷酷的眉眼,是因为“心”的温度已经到了冰点。所谓“扶不扶老人”的纠结,一切道德滑坡的喟叹,追根溯源下去,似乎都与家庭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有着莫大的干系。

  //d1.sinaimg.cn/201711/06/1476384.jpg

  家庭教育,或者可以从“读心”开始。一则,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教人成人”、“成人之学”的育人观,抑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教育旨归,都强调心理健康对于孩子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心理教育的优先序列,显然要排在通识教育之前。比如,西南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心理学部国际儿童心理与家庭咨询研究中心和西南大学实验幼儿园公布的一组幼儿心理健康调查大数据显示,家庭因素对当下幼儿心理健康影响很大,其中,父母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健康不佳高达33.3%。良好的家庭结构与心理文化,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本要素。

  二则,当下家庭教育中的诸多症结,往往是心理健康病症的外化表现。事实上,成年家长的失眠、抑郁、焦虑等问题,和孩子的适应障碍和儿童少年期行为问题,乃至少数极端的自杀、酗酒、吸毒等现象,都是家庭心理健康失衡或失序的体现。古人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家庭心理健康角度来看,其逻辑顺序与价值取向是颇有道理的。家长修身,孩子才能心态和美;孩子修身,其社会化过程才会温和顺畅。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十九大报告对健康中国战略赋予更辽阔的视野和更宏观的立场。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关注心理健康、关切心理教育,既需要家长提高意识,更需要公共服务搭好桥梁。某种意义上说,类似“家庭心理健康体验中心”这样的机构,当成为城乡财政兜底的民生工程之标配。

      文字:现代教育报

679 +1
推荐原创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