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 小海燕第925期1-4期_复制最终
P. 1
教育部最新部署:
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
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
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
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通知明确加强中小
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总体
小海燕记者 要 求。一 是 坚持 立 德 树
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团探访徐州
针,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
快哉亭 育使命,满足面向未来的
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二
是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人 智能教育栏目,广泛汇聚优质教育资
12 月 4 日下午, 2024年12月9日
徐州市小海燕记者团 才成长规律,以人工智能引领构建以 源,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分批设
公园巷小学分团 40 第35期 总第925期 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生态,引导学生正 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推动高
多名“小海燕”走进快 确处理人与技术、社会的关系,促进 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人工智
哉亭,开展“探访徐州 思维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解决 能实验室、展厅等场馆向中小学校开
文脉,厚植家国情怀” 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坚持激发兴 放,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人工智能教
为主题的探访体验活 是教育也是疗愈! 趣,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强 育资源。均衡配置中小学人工智能实
动。 调学用结合,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 验室资源,升级优化现有的数字化教
快哉亭位于徐州 学精神,提升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 学环境和设施设备,加强校际间资源
市快哉亭公园内,座 徐州式特殊教育护航学生回归社会 四是坚持统筹谋划,加强顶层设计和 共享,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体验、学
南朝北,是一座高出 部门协同,积极稳妥推进,鼓励有条 习、探究、实践的空间。
地 面 的独立建 筑院 件的地方和学校先行先试。 通知提出,要推动规模化教师供
落,白墙、青瓦、栗壳 化、运动等这些对于这类孩子的触 通知指出,要构建系统化课程体 给。将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培训纳入计
色大门,门楼上方大 动。我们开始鼓励孩子们动起来, 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进一步 划,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鼓励有条
文豪苏轼写的“快哉” 通过乐器、舞蹈、运动、绘画等方式 完善相关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要求, 件的地区和学校充实人工智能教育
二字苍劲隽秀。 将自己释放,对于这些孩子自信心 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 教师队伍,积极引进高校、科研院所、
应邀前来的江苏 的建立有着显著效果。当他们有自 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 高科技企业中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
师范大学王乔教授详 信了,他们就不会惧怕向外界展示 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 作为人工智能兼职教师。
细介绍了快哉亭的历 自己。”王龙利告诉记者。 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鼓励 通知指出,要组织多样化交流活
史变迁:最初由唐代 在铜山区特殊教育中心,唐氏 各地各校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课后 动。鼓励学校通过多种形式活动,将
徐州刺史薛能建造, 儿“国际脸儿”随处可见,源源就是 服务项目和研学实践,推动产学研用 人工智能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
取名“阳春亭”,956 其中之一,在进校前,源源长期待
年前,宋朝李邦直驻 在家中,不愿意和外界交流。2016 结合,研发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学习类 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营造浓
节徐州,将旧亭改建, 年,她来到徐州市铜山区特殊教育 课程和教学案例,为教学提供支持。 厚的人工智能教育环境。
恰逢苏轼接任,李邦 中心就读,刚入学的她不听指令, 统筹信息科技、科学类、综合实践活 通知要求做好城乡统筹,加大对
直邀请苏轼为亭子命 喜欢自娱自乐。不过通过一段时间 动、劳动等课程和课后服务,一体化 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的支持力度,推
名,苏轼便挥毫作赋 实施。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大 动教师流动,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城乡
“贤者之乐,快哉此 相处,老师发现源源喜欢跳舞,喜 力推进基于任务式、项目式、问题式 学校人工智能教育相关课程互联互
风”,从此,这座阳春 徐州市铜山区特殊教育中心的学生们正在练鼓。 欢表演,在“六艺”特色班中,她尽 学习的教学。 通。城乡学校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亭便易名为快哉亭。 情地释放自己,不断蜕变,一次次 通知强调,要开发普适化教学资 共享教学经验,共同提升人工智能教
清朝同治年间由徐海 “咚!咚!咚咚咚咚……”密 国金画眉儿童戏剧教育成果展演 舞台演出让她逐渐找到了自信。 源,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在国家中 育质量。 徐州教育
道宋世雄重建。清朝 集、富有节奏的鼓声,整齐划一的 和‘中华颂’全国文艺展演,多次荣 患有自闭症的浩浩,在刚入学 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设中小学人工
光绪十五年,徐州太 动作,9 名残疾人孩子在课堂上共 获最佳剧目、最佳原创、最佳表演 时,也是根本不听指令、坐不住,甚
守桂中行又进行了扩 同演奏《大风歌》,迸发出蓬勃的生 奖,开创了培智学生表演儿童剧的 至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还会大声 讲好徐州故事 涵养两汉文化
建,解放后也曾多次 命力,冲击着在场的每一位观 先河。” 哭闹。但浩浩的记忆力非常好,为
维修,现在的快哉亭 众——在徐州市铜山区特殊教育 排舞建设项目是“六艺”特色 此,老师们着重发挥他记忆力方面
为 1989 年 新 建。王 中心,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 走班项目的又一朵奇葩,连续荣获 的优势,引导他领读全班同学的绘
教 授 的讲解生 动活 铜山区特殊教育中心创办于 四届全国残疾人排舞公开赛团体 本。一次次有意识地引导和活动的
泼,妙趣横生。“小海 2016 年,主要招收重度智力障碍、 特等奖、优秀组织奖、体育道德风 参与,他也变得越来越自信。
燕”们一边用心聆听 脑瘫、自闭症及多重残疾的儿童, 尚奖,被中国残联授予全国排舞广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想让这
讲解,一边仔细观看 作为地处徐州市的特教中心,学校 场舞推广“先进单位”。 些特殊的孩子们通过大家的努力,
历史文物,一边与王 除了教授特殊教育九年制义务教 当天,铜山区特殊教育中心的 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提升自信
教 授 热情地交 流互 育普通课程外,还以汉文化为底 学生们向记者展示了最近在排的 心,未来能够更好地回归到社会中
动。通过参观学习,孩 色,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融 舞蹈,在《健康歌》欢快的音乐声 去。”王龙利对记者说。为此,铜山
子们既增长了知识, 合,开设了“六艺”特色走班项目, 中,10 名孩子一边完成舞蹈动作一 区特殊教育中心正往职业教育特
开阔了眼界,又陶冶 对每一个孩子的综合素质进行培 边频繁变化着队形,舞蹈老师张玲 色发展方面发力,在校内已开设了
了情操,真切感受到 养。成立 8 年,这所特教中心的学 告诉记者:“这个舞我们已经排了 美甲、瘦身、按摩等职业教育项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子们已为母校夺得多项荣誉。 两个月了,动作是一个一个抠出来 未来铜山区特殊教育中心将根据
价值与魅力。 “很多孩子刚进特教中心的时 的,孩子们很辛苦。” 学生情况开设更多职业教育课程。 “徐州,古称彭城,是两汉文化的 在广大青少年中传承发扬两汉文化。
“这次探访徐州 发源地,也是我美丽的家乡……”12 朗诵比赛活动 10 月份发起,共
快哉亭活动,使我对 候,不愿意和教师同学交流,到后 舞蹈展示结束后,记者问 11 江苏省徐州市现有残疾儿童 月 1 日,“讲好徐州故事 涵养两汉文 吸引了来自市区幼儿园、小学的近
快哉亭来历变迁有了 面愿意去学感兴趣的东西,愿意站 岁的泽泽表演时是否紧张,这个患 定点康复机构 68 家,其中共有 12 化”朗诵比赛总决赛在市妇女儿童活 100 名小选手参加,最小的参赛选手
新的认识,受益匪浅, 到舞台上表演,我们的目的不是为 有孤独症原本在与记者沟通时略 所特殊教育学校及中心,义务教育 动中心礼堂举行,孩子们身穿汉服,用 仅 4 岁。经过初赛选拔,共有 35 位小
收获颇丰。作为新时 了去获奖,而是希望这些孩子能够 显局促的男孩斩钉截铁地说道: 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为 98%。 稚嫩的声音、饱满的感情,讲述徐州的 选手进入决赛。
代少年,要努力学好 树立自己的自信心,未来可以更好 “不紧张!我很开心!” “目前我们特殊教育是九年制 历史文化故事,博得观众热烈掌声。 活动现场,选手们围绕汉文化主
文化知识,坚定文化 地融入社会。”徐州市铜山区特殊 舞台演出让他们逐渐找到自信 义务教育,很多特教学校都会在完
自信,担当使命,奋发 教育中心校长王龙利接受《华夏时 成基础课程的情况下,根据学校学 此次汉文化主题朗诵大赛由徐 题讲述了戏马台、燕子楼等文物古迹
有为,为传承和弘扬 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在智 生的特点增设特色课程,从而全方 州市社科联、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 的来历,刘邦斩白蛇、十面埋伏等历
历史文化贡献自己的 “六艺”特色班让孩子精彩绽放 力以及精神方面存在缺陷的孩子, 位地培养孩子们的素质能力,为孩 主办,徐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徐 史故事,朗诵古今文人书写徐州的美
力量。”小海燕记者汤 这类型的孩子起初不仅在生活上 子们未来更好融入社会打下基 州市铜山区彭城民间艺术馆联合承 文佳作。在声情并茂、娓娓道来的故
沐涵深有体会地说。 铜山区特殊教育中心以“君子 难以自理,很多也没有办法进行正 础。”徐州市残联宣传文体处相关 办。该项活动也是江苏省社科联社科 事中,感受到的是孩子们对家乡徐州
陈晓 丁修武 六艺”为灵感,开设特教“六艺”课 常的沟通。但我们很幸运,在和这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普及资助项目“汉风伴成长 文化润 的热爱、对知识探究的热情和对悠久
程,包括:一诵,《弟子规》《古诗文 些孩子的相处中摸索出音乐、文 来源:华夏时报 童心”——徐州市青少年汉文化推广 汉文化的崇敬。
70 首》《童谣》,人人都会诵;一乐, 行动系列活动的一项内容,旨在激发 经过专家评选,共有 7 名小选手
专业的是架子鼓、中国鼓,人人都 孩子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更好地 获得朗诵大赛特等奖。 凤凰资讯
会的是非洲鼓;一绘,专业的是钉
子画,人人都会的是儿童画;一舞,
专业的是民族舞,人人都会的是排
舞;一作,专业的是陶艺,人人都
会的是手工制作;一轮,专业的是
轮滑,人人都会小轮自行车。
8 年来,“六艺”特色走班项目
建设成绩斐然,王龙利向记者介
绍:“目前学校申报的《铜山锣鼓》
是唯一一个由教育系统申报的非
遗传承项目,我们陆续创作出了
《国潮汉风》系列节目,多次参加全
学生们展示《健康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