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华教育论坛第51期:一场美丽的遇见

来源:徐州教育在线-少华街小学     2018年4月24日     责任编辑:一白     阅读:7079次

  少华教育论坛第51期:一场美丽的遇见——第26届现代与经典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学习汇报

  4月13日, 杏花微雨,春光迷离。在这“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之际,第2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南工大礼堂隆重举行。两天半的时间,孙双金、王崧舟、薛法根等13位名师用独特的教学艺术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神盛宴。

  管建刚老师幽默风趣,润物无声,将语言的训练寓于每一个环节中。无论是上课伊始对学生概括文章内容能力的训练,还是在最后通过改编课文,让学生体悟写作时不重复语句的设计。让听者感受到的是大师四两拨千斤的举重若轻。

  孙双金老师大气儒雅。就像一位浪漫的诗人,“一叶知秋”,和孩子们一起静听“小桥流水人家”的声音,又像一位智慧的画家,和孩子一起涂抹“枯藤老树昏鸦”的声音,润物无声,尽显“秋思”之流。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林莘老师,就像这充满生机的春风,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色彩——小组合作学习式的翻转课堂。学生四六人一组,听课老师作为小组的导师,全程对小组学生的学习进行行为分析。教育需要心怀梦想,勇于创新,大家为林老师的突破而鼓掌!

  做儿童阅读的点灯人——窦桂梅老师把教育当作事业的追求,不断蜕变,实现个人和学校团队的华丽转身。孩子们在窦老师的引领下,兴趣盎然地猜着,读着,讲着,最后课堂在孩子一声“让我们读书吧”落地生根,相信,窦老师这节课已经在孩子们的心田种下了阅读的种子。

  “默读、静思、批注”,余映潮老师简简单单、朴实无华的课堂要求,却道出语文教学的真谛,学生真实的语文学习发生了!在默读品味中,在安静思考中,在动笔批注中,课堂少了喧哗和浮躁,安静了,于是,大家听到了孩子成长拔节的声音!

  同课异构《关雎》,语文的角度,音乐的角度,不同的课堂,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师,不同的风格,却异曲同工地展示了“新知识,新体验,新平台,新境界”!

  郑梨花老师最温婉,这位眼波里都藏着诗的美女老师一出场便用她独特的气质斩获粉丝无数。她的课如淡淡的雨露,悄悄的滋润文学的种子。她的课如暖暖的阳光,深深的播撒做人的道理。她从“思无邪”的角度诠释课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这样悄悄流淌进孩子们的心里。

  邓老师最智慧,大智若愚,仿佛是武侠小说里的扫地僧,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深藏不露。他从“后妃之德”的角度来解读关雎,进而逐步渗透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道义也就这么不动声色的感染着每一个孩子。

  谢晓梅老师最不像话,美的不像话、声音温柔的不像话、优雅的不像话、课上得好的不像话。这位音乐特级教师用音乐呈现了语文的风雅,用风雅体现了文学的韵味,用韵味激起了课堂的热情,用热情弹奏了诗经的内涵,用内涵展示了自身的修养。

  薛法根老师的一堂课一支粉笔一张口,围绕"黄河的主人"画了一个完整的圆,从"黄河的主人"起,以"黄河的主人"结,环环相扣,层层剥壳。"黄河的主人"是行文核心,也开启引领着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的信念。课堂来源于文本又跳出文本。

  “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伴随着时钟的滴答声,三天很快就过去了,参会老师思潮涌动,在这烟雨朦胧的南京古城,纵然有春风十里的旖旎风光,也不如与名师课堂的这次浪漫约会,让灵魂在情怀中升华鼓动,让困惑在智慧碰撞中拨开云雾见青天,让平凡在新颖中消融蜕变。与“现代与经典”相遇,真好!

  作者:李静

扫一扫分享本页

856 +1
相关新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