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2日下午,在八6班的教室里,曹博文老师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气体压强公开课。曹老师以她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引发他们对物理世界的无限好奇。
课程伊始,曹老师通过气球实验巧妙导入,让学生思考为何气球口开着却没有漏气,进而引出气体内存在压强的概念。接着,使用大矿泉水瓶子变瘪的实验,直观展示了大气压的存在。学生们被这些简单而有趣的实验深深吸引,纷纷投入到课堂的互动中。
为了进一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和特性,曹老师模拟了马德堡半球实验。学生亲自上台操作,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了抽真空后半球难以拉开的神奇现象。曹老师还通过图示分析,让学生理解了其中的科学原理。
随后,曹老师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探究大气压在各个方向的存在。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互相交流、讨论,深化了对气体压强的理解。
最后,曹老师利用抽真空泵、烧杯等器材,逐步引导学生探究大气到底能托起多高的水柱,进而引出托里拆利实验,得出了标准大气压值。学生们在探究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锻炼了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课后,物理组老师对曹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了评课,一致认为这堂课设计巧妙、内容充实、互动性强,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难忘的学习体验。
供稿:甄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