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实幼·生活化课程】大二班班本课程故事小学畅想记

来源:徐州教育在线-沈实幼     2024年7月9日     责任编辑:梦梦     阅读:3955次

  时光荏苒,灿烂依旧。

  小学你好,夏意微起时怀揣好奇与憧憬一场关于“小学”的邂逅,

  一场关于“成长”的对话,

  即将开始......

  课程缘起

  随着大班最后一学期的来临,幼儿越来越接近小学生活,但是对于幼儿来说,小学的样子还是很陌生。孩子们时不时地讨论起“神秘"的小学生活:"小学是什么样子的?在小学里要做些什么?"“小学生中午要睡觉吗?"“小学上课是什么样的?"......孩子对未知的小学生活充满向往,好奇,同时也有一些担忧和害怕;对于这些问题,他们想找到答案,我们追随孩子的兴趣,决定引导孩子对小学生活进行探秘。

  上小学是幼儿步入正轨教育的开始,是幼儿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顺利渡过这个转折期,对幼儿身心健康和顺利完成小学段学习具有重大意义。幼儿具备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社会适应性,才能轻松、自然、愉悦地走进小学,真正适应小学。

  课程网络图

  关于小学我了解

  小学没有玩具,幼儿园有。

  幼儿园早上有早点,下午还有午点,小学没有。

  幼儿园不用自己带水杯,小学自己带。

  幼儿园老师一直陪着我们,我们自己不能出教室,小学课间可以自己出教室。

  小学里没有文具和书,要自己带。

  原来幼儿园和小学有这么多不一样的地方,也有一些相同的地方,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了。

  教师的思考:

  《指南》科学领域中指出:“5—6岁幼儿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在活动中,通过对比小学和幼儿园,初步学会对事物进行比较,能够找出小学和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模式、作息时间、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我心中的小学

  小学,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陌生又无比憧憬的地方,再过不久,他们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了!看!孩子们怀着对小学生活的期待、向往,激烈地讨论着自己了解的小学。讨论后,并用画笔和纸张记录了自己心中小学的样子。在孩子的心中,小学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画笔下的小学......

  教师的思考: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们表现出了别具一格的小学的样子,内心充满了诸多的神秘和有趣,对小学生活充满了无尽的向往。

  参观小学

  为了帮助们孩子们更全面直观地了解小学学习生活,激发孩子们的入学的愿望,沈实幼大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苏堤路小学实地参观,近距离地感受、体验小学生活,为幼小衔接上了生动的一课,和小学生活来一次“亲密接触”。

  走进小学 观看升旗

  参观校园 课堂体验

  化身记者 赠送礼物

  书包里的秘密

  我们小朋友们拿出了神奇的魔法笔,化身为文具设计师,创作出自己想要的书包和笔筒。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设计书包

  制作笔筒

  教师的思考:

  书包、笔筒是学生最常用的物品之一,在孩子们的一番创作下,漂亮的书包、笔筒就此诞生了,孩子们的经验积累是稳步递进的,对小学的认知也是越来越清晰。

  争做小学生

  课间十分钟我们可以做什么呢?孩子们进行讨论后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可以喝水、上厕所、准备下一节课的课本、玩游戏......他们将自己的计划记录了下来。

  课间十分钟

  设计名字

  设计校服

  教师的思考:

  争做合格小学生是我们每个孩子都梦寐以求的愿望,在孩子们的精心准备之下,各项入学前的小要点都已陆续掌握,孩子们心中的小学梦也指日可待,迈进小学的步伐也越来越轻快,彼此一起努力,争做优秀接班人。

  学习准备篇

  绘本能帮助孩子们进一步地认识小学,他们对书中小人物的情绪和行为变化能产生一定的共情。于是,在阅读区先后投放了《要上一年级》《我爱一年级》《我上一年级啦》《上学不再丢三落四》等绘本。这一系列绘本直观地展现了一年级新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既满足即将毕业的大班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又能帮助其加深对小学的了解,平时加上适当的控笔练习,坐姿端正各方面齐头并进,让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做好入学准备,顺利实现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

  身心准备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具备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有助于幼儿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喜欢运动,初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利于幼儿增强体质,保持充沛精力和良好的情绪,少生病。

  社会准备篇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孩子们走出幼儿园,走进社会,把图片变成了实物,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还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让我们慢慢放开双手,期待孩子们能更独立、更自信地成长。

  走进菜市场

  生活准备篇

  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孩子们做好入学后的学习和生活的自我管理和服务,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

  夏日荧光派对之勇敢者之夜

  教师的思考: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要关注幼儿发展的连续性,注重幼小科学衔接,有针对性的帮助幼儿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等方面的准备。幼小衔接不是一个简单的过渡环节,要将它置身于终身教育的理念下考虑。幼小衔接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做好衔接准备。

  课程总结

  在课程的推进过程中,教师不断支持幼儿,满足他们对小学地期待和好奇,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让他们期待小学的生活,期待自己的老师,逐渐克服了对小学的陌生感、恐惧感,感受到小学校园生活的无限魅力,更激发了他们对成长的期待和美好的向往,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陪伴孩子一起慢慢走进小学,在“看的见”与“看不见”的准备中,送孩子一份最珍贵的入学礼物,开启一段妙趣横生的探索旅程!相信在不久的开学季,孩子们将迈着自信、从容的步伐走进小学,开始新的美好未来!

扫一扫分享本页

751 +1
相关新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