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潮澎湃处,智者论道时。4月9日,徐州市泉山区星光小学迎来一场教育思想的饕餮盛宴——徐州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培训系列活动泉山分会场在此隆重举行。来自苏皖两省的教育精英、2021-2024年度中小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及国培班学员济济一堂,以"教育智慧共享"为媒,共探教师专业成长新路径。
校园香樟大道两旁的校园文化节创意作品、社团课程实践成果、学生成长档案……一项项特色项目如繁星闪烁,彰显学校"让每一颗星都闪亮"的育人理念。
徐州市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申瑞杰,徐州市教师发展学院研究策划室主任张雷,徐州市泉山区教育局副局长陈湘,还有全市2021至2024年度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以及来自国培班的60余位安徽地区教育领航者也出席了本次活动,不同地区教育理念的碰撞,为活动注入了多元活力。泉山教师发展中心培训科徐冰洁主持本次活动。
徐州市朱卫红名师工作室现主持人、区兼职教研员吴湘,分享了团队依托"依托区校协同三级进阶模式下的教师发"模式推进教师发展的创新实践。该模式通过精准分层培养,构建"新手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三级成长阶梯,实现教师发展全周期赋能。语文学科团队同步展示了"数据驱动想象习作支架"的研究成果,创新运用AI技术诊断学情,构建思维工具激活学生创作潜能,为语文教学数字化转型提供范式。
江苏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沈宁以《跨区域学科教师主题研修的实践与探索》为题,展开了一场极具思辨张力的分享。她回望团队初创历程:面对成员跨市分布、学科跨度大的现实困境,团队以"教育共同体"理念为锚点,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教研样态。通过云端协同备课、跨市沉浸式教学观摩、学科跨界主题攻坚等创新机制,不仅打破地域藩篱与学科壁垒,更锻造出兼具学科深度与跨界视野的新型教师群体。
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陈俊竹以《协同共生:班主任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探索》为题,破解了德育工作的深层密码。她以"教育生态观"为理论基石,指出班主任工作需突破"单兵作战"困境,构建"成长共同体"新范式。通过创设"四维联动"培育机制——经验沙龙碰撞智慧火花、师徒结对传承育人薪火、案例研讨淬炼专业思维、课题攻坚突破实践难题,班主任群体实现了从"经验型"向"专家型"的蜕变。共同体建设让德育工作回归教育本质——通过教育者间的精神共鸣,为学生成长撑起一片充满专业温度的天空。
徐州市星光小学王之楠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比赛励成长 团队赋能量》。王之楠讲述了自己如何在一次次教学比赛中,在团队的支持与帮助下,不断突破自我。从最初参加比赛的紧张不安,到后来在赛场上的从容自信,每一次成长都离不开团队成员的鼓励与指导,让大家看到了团队力量对个人成长的巨大推动作用。
星光小学的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英语剧《哪吒闹海》。小演员们用流利的英语、生动的表演,将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展示了学校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成果,也为活动增添了一抹欢快的色彩。
星光教育集团总校长张敏,作为徐州市2023至2026年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分享了《立己达人:小学英语名优教师团队建设的行动与反思》。张敏结合自身经历,从团队目标设定、成员培养、活动组织等方面,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在名师工作室推进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她强调,作为团队带头人,不仅要提升自己,更要带动团队成员共同成长。
活动最后,张雷主任进行了专业点评。他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他认为工作室是培养培训的平台,主持人是成长的助力者,给老师提供丰富的环境氛围。优秀的主持人们除了自身的引领指导之外,还应该更广泛的吸纳跨区域的、跨领域的不同专家来共同为工作室的发展进行指导。申瑞杰副院长进行了全面总结,他强调此次活动为徐州乃至更大范围的教育交流搭建了平台,希望各位教育工作者能够将所学所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此次盛会的成功举办,不仅镌刻下徐州教育改革的创新密码与实践智慧,更搭建起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立体平台。未来,苏皖双方将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共享优质资源,共同探索教育改革新路径,助力区域教育水平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