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绘本到思维导图,幼儿阅读能力进阶路径——云龙区学前教育第六教研片区教研活动

来源:徐州教育在线-新元幼教     2025年5月23日     责任编辑:梦梦     阅读:3636次

  绘本阅读是幼儿认识世界与自我的一种方式,能引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思维导图则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工具。2025年5月23日,云龙区学前教育第六教研片区开展“从绘本到思维导图——幼儿阅读能力进阶路径”教研活动,通过研究思维导图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可行性、价值意义、运用方式及注意问题,寻求适合幼儿发展的学习方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徐州市第一实验幼儿园方红娣园长、第六教研片区长孙晋玲园长、业务园长、骨干教师及徐州工程学院学前教育实习生共计4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如约而至 温暖同行

  夏日和煦,微风轻拂,教师们如约而至,有序进行签到,共同开启这场温暖的教研之旅。

  分享交流

  活动伊始,各园所围绕袁坚博士的《带上思维导图读绘本》一书展开了一场学习分享之旅,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孩子们的阅读世界,也见证了教师们的专业成长。

  新元幼儿园刘家秀

  思维导图,同时能够帮助幼儿整理主动探索的事实,促进经验的整合与深化。更重要的是思维导图帮助幼儿理解绘本的复杂性,帮助幼儿形成自己的观点。

  潘塘教育幼儿园曹寒

  流程图是用来记录一件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或者做一件事情的步骤一步一步不“加塞”也不“落后”。这也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是最自然、最直观的一种思考

  民富园幼儿园徐思恬

  要像剥洋葱一样地阅读绘本,边提问边思考,把“虚”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落实”到纸面上,一方面孩子能快速看到自己思考的成果,相当于一种“实时反馈”,另一方面,随着思考内容的增多,写下来之后才更能看到全貌。

  阳光上东幼儿园崔璐璐

  思维导图式是“可视化思考工具”,而非美术作业,重点在于引导孩子主动分析,思维层次更加分明,逻辑清晰。教师需要根据绘本类型灵活选择导图形式(树状图、流程图、气泡图)等。

  小太阳幼儿园刘欢

  绘本地图是通过图形化方式呈现绘本故事脉络的工具,将文字内容转化为视觉符号(如点、线、图标),帮助儿童直观理解故事的时间线、空间关系和角色互动。

  教而有思 研而有行

  在绘本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一定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很多孩子听故事时很专注,但复述时却逻辑混乱,只能说出零散词汇,那该如何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解决问题呢?老师们围桌研讨,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头脑风暴,并与大家积极分享,同频共振。

  思维导图不是替代提问,而是让幼儿的思考“有迹可循”。老师们选取绘本,以小组的方式,运用思维导图将绘本内容可视化呈现。在创作过程中,大家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思考如何用简洁、有趣的图形和符号,帮助孩子梳理故事脉络、提升阅读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教研总结

  徐州市第一实验幼儿园方红娣园长为本次活动给予指导,她强调思维导图是一个从零开始的思考过程,运用思维导图,能让幼儿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和学习,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将思维导图的学习模式发散到幼儿日常生活中,全方面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我们教师在今后也要在“思”的基础上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做一个有思想、会思考的老师。

  第六教研片区长孙晋玲园长为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她指出通过本次教研,老师们在研读绘本中深化专业认知,于思维导图创作中磨砺教学技能,希望老师们可以将这些经验学以致用,让绘本真正成为启迪幼儿心灵、提升品格的成长伙伴。

  合影留念

  一张图描绘故事脉络,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运用思维导图,能让幼儿从不同角度去阅读、思考和理解绘本,促进自身思维发展。云龙区第六教研片区将继续深入研究两者相结合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方法,打造更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模式,助推幼儿教育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分享本页

1128 +1
相关新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