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六月,绿树层叠,千花竞放。在这活力满溢的季节里,泉山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骨干教师齐聚徐州市少华街小学,参加了一场主题为“AI赋能 探索课堂教学新样态”少华备课组的教研活动。
活动伊始,少华街小学的李萱老师带来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张纸》的研讨课,李老师以AI技术为依托,巧妙地将环保教育融入课堂。她通过“纸宝宝”这一智能体,将抽象的造纸工艺具象化,让学生们在直观感知中理解纸的珍贵性。课堂上,学生们在“纸宝宝”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观察、分类、体验、讨论等活动,感知纸的多样性及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借助AI视频与互动游戏,学生们深入了解了造纸工艺的复杂流程,从而树立了节约用纸的环保意识。李老师的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学得轻松愉悦,彰显了AI赋能课堂教学的新样态。
少华三小的王艺文老师带来了五年级下册《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的研讨课。王老师以博物馆情境为切入点,创设了沉浸式的历史学习环境。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观察博物馆中壁画、文物宝箱大揭秘等活动,深入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影响。课堂上,学生们借助AI技术与历史人物“对话”,从林则徐、关天培等英雄人物身上感受到了他们的抗争精神。通过合作探究、英雄故事会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两位执教老师还分别进行了说课。她们从活动设计、教学重难点的突破、AI赋能教学过程等方面,详细介绍了AI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与会的老师们也积极参与互动评课,大家各抒己见,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将活动现场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泉山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张锐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指导及总结。她高度肯定少华备课组在AI赋能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并鼓励全区道德与法治教师继续探索AI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让德法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智启新程,数育未来。”AI赋能课堂,探索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样态,为提升教育质量注入新动能,力求让每一堂课都成为滋养生命成长的活力场域。
文字|廖 韧
郑宏霄
一审|张 红
二审|陆海洋
三审|童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