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徐州市小海燕记者团成立25周年|记者团伴我成长(三)徐州市小海燕记者团荣誉团长吴爽

来源:徐州教育在线-徐州市小海燕记者团     2025年8月5日     责任编辑:梦梦     阅读:3554次

  编前话:

  在小海燕记者团成立25周年之际,收到了小海燕记者团原总团长、荣誉团长吴爽发来的感念记者团的文章,字里行间反映了在记者团的点点滴滴,成长历程,感谢记者团的培养教育,读来让人回味,让人感慨,也让人动情。

  吴爽就读大马路小学,三年级时被记者团破格录取,9岁时跟随记者团挺进大别山,十几次参加记者团冬、夏令营,飞向大草原,走进大西南,南下川渝,北上内蒙古,奔向延安,情系井冈山,祖国大地25个省、市留下了她的身影。吴爽四年级时担任记者团副团长,六年级担任总团长,先后荣获中国明星小记者、中国好少年、全国三好学生等各类大奖80多个,先后在《人民日报》、《初中生周报》、《外国文学》等各大媒体发表作品70余篇,跟随记者团采访国家领导人、老将军、老英雄、老模范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百余人。

  她为人善良,品德高尚,谦虚好学,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北京大学研究生,现在教育文化系统工作。她没有忘记记者团的培养教育,感谢记者团,感谢记者团的老师,也感谢小记者们一路陪伴。作为小记者团的老师非常欣慰,也感到自豪。文章较长,分几次发出,供读者欣赏,也希望更多的小记者们阅后,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祝贺小海燕记者团成立25周年。

  我也不觉得苦。那时都说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我为自己不是笼中鸟而悄悄自豪。我想领略最美妙的心灵,我向往闪闪发亮的星。记得“走进大草原”那次夜车中途休息,迷迷糊糊下车来,一脚踏进漫天繁星怀里,那个瞬间太惊人了,我现在的好友都知道,记者团的星辰仍作用于我的血脉。

  徐志摩的嫡孙徐善曾先生与我是多年朋友。在今年回乡的典礼上,他引用了微信聊天时我说的话:“徐志摩很幸运拥有这么多朋友,他们让他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友谊是一份珍宝,他也向世人展示了,关心身边人是多么重要。”我确实体认志摩对友谊的观察:“朋友是一种奢华;相知是宝贝,但得拿真性情的血本去换,去拼。”我总是甘心的,而这友谊的启蒙可能也源自记者团,尤其是关心与倾听换得相知。

  陈晓老师和张铎老师总说,集体活动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我多么幸运,得以结交徐州市才华横溢的少年,领略他们钟灵毓秀的品质。他们都比我这个团长年长,当我还是小学生,他们多数都在读中学,未成年时的三岁就好似代际差异了。陈希能歌善舞,很照顾我;我最早和孙睿、孙亮一起作摄影小记者,他们也很照顾我——如今还常有人夸我的抓拍意识和技术构图,误以为我是专业记者或摄影师,我也发表过一些摄影作品,这训练也起步于《日出大别山》《壶口瀑布》;每次想到挺拔的高洁姐姐,我就会把背绷直;每次做笔记的间隙,我可能还保留着模仿童年偶像白雪姐姐的驻笔手势……

  像北京、二连浩特、黄果树瀑布那么远的地方都是从徐州开大巴去,所以很多星标时刻都发生在车上。比如有次张睿和武黎嵩在车上比着背《<好了歌>解》,我十分钦羡,从此一入红楼深如海。小诗人王超当时是徐州一中小草文学社社长,是记者团早上在车前点评大家前一晚采访稿的那个学习委员,而他会在一众高中生和准大学生聊天的间隙,忽然问我这个初中生的想法并侧耳倾听,还会和我分享他成立小炒智囊团与自然演绎社的幕后,在24年前,以友谊照亮我,毫不逊于草原凉夜的星海。而这颗星一直在——20年前,他建议我也选翻译方向;17年前,我去他的课堂旁听他给中学生拉片《末代皇帝》;9年前,我请他来作我们的摄影师;5年前,我研发英语教育App时,请他帮忙出谋划策;上个月,我说在回顾记者团往事,他说起我小时候“很喜欢讲笑话”:“你的笑话都很隐蔽,别人不太能懂的那种。”——可明明初中好友曾说我“太严肃了”(大概三年都在咬牙考一中吧),硕士好友也心疼我此前的幽默感何处安放——有发小真好啊,童年有了证据!有朋友真好啊,去深圳时,高翔请吃螃蟹,而那些没再见面的朋友也会重逢——当妈妈点开一部电视剧,我瞟一眼,发现编剧是李晓亮!

  过去这么多年,点点滴滴的缘分我都珍惜。每逢今天这样的雨夜,我总能闻到夏令营的味道,想到我们齐声歌唱,想到窗外风景浩荡。明天,曾以《小王子》鼓励我“做好今天的每件事,一切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的鹿麟从香港来北京,携妻女找我玩。亲爱的记者团,请允许我先写到这里吧。谢谢你,你们,曾予我最好的童年。

  配图摄影 陈晓

扫一扫分享本页

1409 +1
相关新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