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玉贵老师作文指导课心得

来源:徐州教育在线     2016年12月14日      阅读:2093次

很有幸能聆听到台湾的李玉贵老师一节《分心虫》的作文指导课。李老师文文静静,瘦瘦弱弱,声音轻轻柔柔,似碧玉温润,又像涓涓细流,舒缓而又荡涤人心。这节课与以往听到的“激情四射”的课堂真是有着太多的不一样,现整理如下:

1.每个学习小组的书桌旁多了一个听课的老师,刚开始很纳闷,后来才知道是李老师特意安排来观察孩子们学情的。通过这些老师课后分析学情,回顾课堂学生表现,我知道了李老师更多的是关注学情,关注学习在哪里没有发生,哪些小孩子没有在学习。李老师所追求的不是一个好老师、一个好课堂的表面现象,而是看学生所看,听学生所听,想学生所想;关注的不是孩子理解的知识,而是他们不理解的知识。

2.李老师一开始上课就令行禁止:(1)谁说话眼睛就跟着谁,(老师)话不说完,(学生)不能动。(2)话说完事情就做完。(3)与同桌分享交流时要用悄悄话,不要影响到别人。就像李老师对孩子们讲的“课堂上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你要用好的学习习惯在有限的时间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来!”李老师特别注意孩子们点滴习惯的培养、积累,令行禁止,组织好教学。

3. 李老师一堂课上最关注的是那少数始终不举手的孩子,提问最多的也是这些孩子,他们或回答不上来,或磕磕巴巴,可李老师始终笑眯眯的,用爱心耐心等待着他们花开的声音,用满溢爱意的目光告诉他们:想对想错没关系,只要你在努力地思考,假装努力也会放过你。就连坐在后面听课的我也被深深感动了:课堂上你可以不知道答案,可以不知道正确的答案,但是你要学习思考!至少要努力思考!这节课才没白上!虽然课堂上没有预想的精彩发言,没有热闹的现场气氛,但留给我是更多的思考:健康的人不需要到医院,不需要看医生,有病的人最需要医生!什么样的医生是好医生?把有病的人医好就是好医生!我们老师的角色又何尝不是呢?真正的学习就是从这些不会的孩子身上开始的!把不会的孩子教会了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4. 在学生写作时,李老师让他们写一行空一行,留下修改的地方。李老师告诉孩子们写作是在修改中完成的,任何一个“大家”,他的作品都是在这样涂涂改改,修修补补中创造出来的。修改最认真的应该是作者而不是老师,不要把修改留到最后,不要剥夺孩子修改习作的权利。教师只给孩子们提供写作支架,设计任务和活动,让学生自己通过修整、改善、改进,从而提升写作水平。

5.李老师的课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用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人物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教给孩子们具体的习作方法 。比如李老师指导学生具体细化事情发生的动作,将一句话修改逐渐丰满到一段话,让孩子(特别是学困生)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硬性任务与软性任务相结合,激发孩子们的写作潜能。如李老师让孩子们展开想象为图上小孩“捡笔”加10个动词时,孩子们一时想不起来,李老师让全班同学起立,谁想起来谁就坐下。然后李老师又打了一个折扣:同位合作,两人想出来六个也可以,想出来四个也可以,反正你必须得想。有压力就有动力,有合作就有成就,孩子们的想象不但不打折扣,而且超出我们所想!

6.这一节课还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教研。课堂上的每一位观课老师详尽地记录每一位学生表现,通过课后分析学情,回顾课堂学生表现,让真教研真正落到了实处。

不但看老师的讲,更看学生的学;不但看课堂的亮点,更看课堂的卡点。我想这就是李老师的课堂给我的最大感受。

姓名: 赵晓文
年龄: 37 岁
学校:

扫一扫分享本页

246 +1
相关新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