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始终坚持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办学特色鲜明
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国家课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认真落实 “五严、十禁”关爱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健康、生动活泼地发展。学校以写字教学和特色体育为突破口,走特色办学之路,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体育工作成绩斐然。学校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活动时间不低于1小时,学生体质明显得到提高,达标率在90%以上。在普及的基础上,学校成立射击队、射箭队、足球队、篮球队、棒球队、健美操队、轮滑队、羽毛球队等十余类体育兴趣组队,让更多的学生掌握自己热爱的体育技能,并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学校参加各级竞赛,先后取得了以下成绩: 2012年,获徐州市中小学第20届运动会射箭比赛小学女子组团体第一名、小学男子组团体第二名,小学女子甲组足球第一名;徐州市中小学第20届运动会射击比赛团体第二名;徐州市第七届“云兴杯”青少年儿童轮滑比赛团体第二名;2013年,获徐州市小学生“云兴杯”轮滑比赛第一名;2014年,获徐州市中小学生传统校田径比赛团体总分小学组第二名,开发区首届中小学篮球赛初中组冠军;2015年,荣获徐州市中小学生田径比赛团体总分小学第二名、中学第三名,徐州市第一届阳光体育会校园武术小学组二等奖、中学组二等奖。我校被徐州市体育局授牌为“徐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成立的“徐州市鹏举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写字教学特色显著。2011年9月,我校开始了全面推进写字教学的历程,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推进计划,配备相关硬件,定期开展活动,以点带面,层层推进。目前,已形成良好氛围。班内开辟书法展览角,定期展览学生的书法作品,给每个人展示自己的机会,形成你追我赶,后浪推前浪的局势。定期举办竞赛活动,促进学生进一步端正写字姿势,提高写字水平,带动全校师生掀起“学写规范汉字、弘扬文化精髓”的热潮,营造良好的练字氛围。学校先后获得彭城书法大赛优秀组织奖、最佳支持奖等荣誉。2012年12月学校被评为“徐州市首批书法教育特色学校”,2015年,被评为“江苏省书法教育特色学校”。
科学教育卓见成效。学校紧紧把握科学课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强调在科学课上进行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教育。同时,借助网络、电视、书籍获得科学知识,利用科学仪器运用科学规范的方法进行科学观察、探究和创新。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科技周活动,努力做到班班参与、人人参与,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发明创造。张艺腾等50余名学生在省“金钥匙”竞赛中获奖,黄敏、时万军、李勇、臧莉莉等老师获得优秀辅导教师称号,学校多次被评为徐州市赛区先进单位。郭雅莉、朱思瑶、陈思宇等同学制作的潜望镜、植物失水吸水情况展示器、特殊四边形动态演示器在在开发区自制教具评比活动中获奖。我校积极探索实验学校的无土栽培科技特色项目。我校无土栽培科技特色实验具有如下特点:1.原创程度高,大部分的实验设备和营养液均出自师生之手;2.学生参与度强,每个班级均有学生参与无土栽培科技社团;3.成果丰富,每位科技社团的成员均有自己的活动成果,并带动班级形成良好的科技氛围。学校被徐州市教育局、徐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徐州市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称号,2015年被评为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
二、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精心设计精品德育活动,形成校本德育体系,优良校风受到普遍赞誉
实验学校为新建校,周边社区多为拆迁安置区,由于居民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整体文化层次不高,部分家长更是沾染了一些不良风气,盛气凌人,法制观念不强。学生深受这种风气影响,文明习惯普遍较差。为此,结合实际情况,我校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德育工作:
第一,分学段强化德育主题。学校狠抓学生文明习惯和基本规范,每月一主题,从轻声慢步,到集体快、静、齐,不见效果不放手。常规活动创新抓,主题活动坚持抓。依据学生特点,分学段培养学生的文明用语习惯、团结协作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等等。我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段跨度较大,由于采用了分学段强化德育主题,收到较好的德育实效,建校以来,我校学生违法犯罪率为0,学生文明素养不断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优良校风,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第二,创新德育形式。我们设计精品活动,努力让每一项活动贴近学生情感,深入学生心灵。学校精心设计爱国主义教育、责任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等系列活动,例如针对升旗活动,在传统形式的基础上,我们采用室内升旗与室外升旗相结合,形成班级申报主持制度,让更多地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得到锻炼。同时,结合重大节日,创新形式,务求精彩,开展专题活动,有效增强了德育实效,主题活动逐渐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
第三,积极推进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学校极力倡导学生自主管理,面向全校选拔了学生会干部,由学生会组织学生进行检查,并纳入班级考核。各班级民主选拔班级干部,负责班级管理。学生自主管理使学生经受了锻炼,提高了能力,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
第四,不断拓展校外德育渠道。为了增强教育合力,学校大力推进“家校合作”工作,成立家长委员会,构建家长学校信息化平台,并定期开设讲座,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家校合作”进一步融洽了家校关系,并促进学校办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我们努力让学生从校内走向校外,让学生在实践中经受锻炼。每逢重大节日,环保小卫士都会走向社区,捡拾垃圾,打扫卫生。重阳节走向敬老院,帮助老人整理内务,与老人谈心,开展尊老活动。与工程兵指挥学院联系,听老兵们讲革命故事。学生自主组织走向街头,开展爱心活动。这些活动既培养了学生能力和品质,又塑造了学校的良好形象。
三、始终坚持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构建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学模式,走高效轻负的教学之路
学校把科研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在科学规范的基础上,形成科研工作经纬交错、分类研究、协调统一的运行机制。在科研兴校的指导思想下,学校狠抓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与师资队伍业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科学管理,精细规范基本环节,重视对教学基本环节的管理,指导教师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入手,切实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引领教师努力走“轻负担、高效益”教学之路。并对过时的、不适应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规章制度的内容进行修订,实现常规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经过努力,各年级成绩均实现跨越式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得到家长信赖。
课堂教学呈现活力。学校努力构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推进“学讲计划”,进行全校性的课堂教学改革,形成生机盎然的课改局面。师生课堂面貌焕然一新,学校被评为开发区学讲计划优秀推进单位。与此同时,学校大力推进“名师工程”,以“青蓝工程”为手段培养青年教师,以“名师工作室”为手段培养骨干教师。一大批教师在省、市、区课堂教学、教学设计中获奖或受到好评。其中黄敏老师获江苏省语文学科优质课评比二等奖 ,顾莉、胡晓雯老师获市录像课评比一等奖,赵呈喜、张锐、翟婷婷等多名教师代表徐州市参加江苏省教师基本功大赛。目前,学校已形成名师领衔、骨干教师为中坚、青年教师为后备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办学水平的再提升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昂藏出风尘,壮志在千里”,徐州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正以“高标准,高品位,高素质,高水平,高追求”为发展外延,以“饮水思源,止于至善”为发展内涵,以“创徐州一流名校,育祖国栋梁之材”为目标引领,像一只气度非凡的雏鹰,在广袤的蓝天下悄然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