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青年教师成长 共筑教育新未来——徐州市光荣巷小学一年级组开展青年教师专项培养系列活动

来源:徐州教育在线-徐州市光荣巷小学     2025年4月25日    责任编辑:沧海     阅读:3601次

  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推动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徐州市光荣巷小学一年级语文组教师在三四月间开展了以“聚焦课堂 反思成长”为主题的青年教师专项培养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围绕教学思路设计、课堂实施与课后反思展开,通过教学观摩、师父点评、反思研讨等环节,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并特别引入AI技术赋能情境创设,探索智慧教育新路径。

  一年级组五位青年教师按教研计划依次进行25分钟录播室课堂展示,同时在学校的组织下,一二年级组全体语文教师全程参与观摩以及评课。

  创新教学思路,AI赋能激发课堂活力

  王一诺老师教授《小公鸡和小鸭子》时孩子们的课堂参与度及兴趣很高涨,王老师通过小公鸡和小鸭子的AI形象复习了第一课时的内容,同时开启第二课时的教学。王老师在教学环节研讨分享中说道:孩子们通过童话人物的形象,对课文的兴趣再一次提高,并且通过读、演、交流,体会故事情节发展,将“偷偷地、飞快地”结合生活进行对比,理解词义。让孩子们在课堂中“活起来”,课堂才会更有生气。

  黄佳琦老师《小池》一课中的设计思路:让孩子们从古诗走向自然观察,培养审美与科学结合的意识, 通过念、唱、表演等不同表达途径实现了“古诗不再遥远”的初衷,能用“好玩”牵引“好学”,避免古诗的过度拓展,而导致诗意碎片化。通过“AI”与古代诗人进行对话,“实现了提高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为传统课堂注入了科技活力”。

  李欣澳老师的课堂也无比精彩,以《树和乌鸦》一课为例,通过引入生活化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并借助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李老师在教学思路分享时说到:本课以课题入手,让孩子们知道这是一篇关于树和喜鹊的童话故事,在和师父刘珊珊老师磨课时,她反复修改教学流程,让孩子们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比如在学习“邻居”一词时,通过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有没有邻居,邻居是谁”来更好地理解掌握“邻居”的意思。

  青年教师白晓璐以《端午粽》一课为例,展示了“AI情境+问题导向”的创新教学设计。她通过AI工具创设“中华粽子宣传人”的虚拟情境,让学生以“小小宣传者”的身份进入课程与外国友人对话。这种沉浸式体验瞬间点燃课堂,学生们在角色扮演中主动探究端午节,及对粽子的全面理解。白老师在分享中说道:“《端午粽》此篇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又通过一组组的叠词短语表示颜色,对粽子外形进行了由外及里的描写,再通过香气、味道进行介绍。孩子们对此课文十分感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的理解课文,才能增加课文的趣味性。”

  陈一慈老师的《要下雨了》一课,利用阴天的图片和AI视频创设情境,引出与天气相关词汇,激发学生兴趣。新授时,结合动作演示“要、腰”,引导学生们在情境中识字。对于问句、感叹句,孩子们模仿教师语气,体会差异。分角色朗读,强化生字运用与句式掌握,让学生在多样活动中达成教学目标。陈老师利用AI语音合成技术,为学生制作了生动有趣的课文朗读音频。这些音频不仅发音标准、情感丰富,还能根据不同的课文风格进行个性化调整,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能够更好地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反思课堂,团队助力促成长

  课后研讨环节中,先由一年级组内相关上课老师的师父给予定向点评,随后由同学段二年级组部分骨干教师给予课堂评价以及改进建议。在交流环节中,青年教师们纷纷分享自己的实践心得和遇到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老师们有所思,有所得。

  区域展示,试炼进阶

  通过校级展示选拔,白晓璐和黄佳琪两位老师脱颖而出,我校利用大备课组区域教学研讨活动给两位老师提供更高平台进行展示。

  4月22日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实施为主题的大备课组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两位老师面向大备课组一年级老师进行课堂展示,她们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成果展示获得参会老师们的好评,以此为契机相信在以后的教学道路上年青老师们会步伐更从容,脚步更坚定。

  结语

  本次一年级组青年教师培养系列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学习与展示的平台,更是以团队教研推动了教学思维的范式转变。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教研内涵,通过多种学科活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一审:刘丹

  二审:朱琪

  三审:陈琳

128 +1
相关新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