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一个万紫千红的约定——徐州市铜山区三堡实验小学六(5)班阅读系列活动

来源:徐州教育在线-三堡实验小学     2024年4月13日     责任编辑:彦子     阅读:3655次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在这春意盎然的三月,我们三堡实小六年级5班开展了“我和读书有个约定”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万紫千红的书海里徜徉,浸润书香,享受阅读的春色。

  一、儿童急走追黄蝶——推荐读物,激发兴趣

  书浩如烟海,因此阅读首先要学会选择。如何为学生选择适宜的儿童读物?三堡实验小学语文组结合课标推荐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三堡实小各年级推荐书目。因此,我们便选择六年级的必读书目《鲁宾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骑鹅旅行记》等课外书推荐给学生,作为精神营养品。因为这些书目充满童真童趣,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文质兼美,因此学生阅读兴趣盎然。兴趣是最好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孩子课外阅读兴趣,孩子才会有急走追黄蝶的积极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

  二、春色满园关不住——营造氛围,激励阅读

  落实课外阅读也需要家长配合,需要家长参与。然而却有一些家长不支持孩子课外阅读,原因就在于怕课外阅读挤了课内学习,总觉得孩子看课外书时看“闲书”,浪费时间,影响了学习成绩。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每一个学生要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把读书视为自己的乐趣。因此,我们注重家校联系,构建校内外沟通,课内外结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建议家长在家庭里营造读书氛围,布置报纸、杂志、书籍,开展亲子共读活动,从而促进孩子阅读。

  三、采得百花成蜜后——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鲁迅先生说:“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那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古人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做笔记对学生大有好处。把课外阅读中的精华摘录下来,渐渐消化吸收,成为课内学习的养料。同时,拥有一本内容丰富、设计精致的读书笔记,等于拥有一片色彩缤纷的小天地,拥有一份自得其乐的好心境。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采蜜本”,记下优美词句、精彩描写、生动对话、好的开头结尾、名人名言、名人故事,也可以写读后感。学生从书中汲取了精华,丰富了语言,掌握了写作方法和技巧,倾吐于自己的作文之中,作文言之有序,言之有物,提升了写作水平。

  引导家长开展“亲子共读”创建书香家庭活动。向家长推荐亲子共读书目,设计了亲子共读记录本,家长每天同孩子一同读书,互相交流阅读体会,一同填写亲子共读记录本,起到了身教育胜于言教的效果。从而不仅让孩子的小手牵着家长的大手一同幸福在共读时光,同时营造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社会”三位一体的读书氛围。

  孩子是待点燃的火炬,待开发的矿藏,人生旅途中需要加油的跋涉者,在跨学科融合教育的今天,课外阅读不再是点缀,他是孩子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我们坚信学生与书相伴一生,一定有质量,有生机。书香飘溢的班级,一定会有内涵、有发展。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畅饮源头活水,攀登人类进步的阶梯,做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享受成长的快乐。

  撰稿:黄百严

  审稿:张金果

扫一扫分享本页

71 +1
相关新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