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7日,徐州绿地缤纷城的影院里光影流转,掌声雷动。一场由江苏模特艺术学校学生自编自演的旅游情景剧《嗨!徐州!我们来了》在此首演。剧目以“小导游”视角串联徐州历史文化景点,通过舞蹈、戏曲、民乐、服装秀等多元艺术形式,将千年彭城的文脉与青春学子的创造力交织,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可游可感”的文化盛宴。
剧目以“打卡徐州”为主线,带领观众穿梭于汉文化景区、云龙山水、户部山等徐州地标。汉代舞蹈《相和歌》以柔美身姿再现楚汉风韵;二胡齐奏《赛马》以激昂旋律演绎徐州的豪迈气概;江苏梆子戏《追光少年石西岩》则以校史中的中共地下党员石西岩为原型,将红色基因融入传统戏曲,展现青春热血。时尚表演《汉韵霓裳》更以现代设计诠释汉服之美,凸显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的碰撞。
“这不是简单的舞台表演,而是一次城市文脉的创造性转化。”江苏模特艺术学校校长李乐表示,剧目创作团队走访徐州古迹、调研史料,力求将历史故事与艺术表达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文化,让观众在观演中读懂徐州”。
作为徐州市唯一的艺术表演类专业学校,江苏模特艺术学校始终以“开放办学”为核心理念。近年来,该校与泉山区文体旅局共建“沿街舞台”,组织学生参与王陵路露天演出、云龙公园文化惠民活动,将课堂延伸至城市公共空间。“关上门培养不出好演员,只有直面观众,才能锤炼出真正的艺术自信。”李乐校长说。演出中,导游专业学生化身“剧中导游”,不仅展现了专业技能,更通过讲解互动传递城市文化,实现了“以演促学、以学赋能”。
近年来,徐州持续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彭城风华》实景演出以苏轼文化“出圈”,《嗨!徐州!我们来了》则以青春视角“破题”,让游客从“路过”变为“驻足”,从“观光”升华为“体验”。此次情景剧首演后,学校计划与景区、文化单位合作推出常态化演出,进一步打通“教学—创作—产业”链条。
一场学生演出,何以引发广泛关注?答案藏于徐州“以文塑城”的脉络中。从《彭城风华》的“苏轼IP”到《嗨!徐州!我们来了》的青春表达,这座城市正以历史为根、创新为翼,让文化“活”在当下,让青年“代言”未来,这或许正是徐州文旅“破圈”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