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指南》相关要求,切实加强幼儿园保育工作,进一步提高保育老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幼儿一日生活管理规范化、细致化,2025年3月11日中午,泉城路幼儿园全体保育老师和班级一位教学老师在保健室带领下,开展了保育工作餐前准备工作和午餐的现场观摩活动。
现状分析,聚焦问题
观摩前,保健老师寇晓燕带领保育老师一起梳理餐点环节流程,针对餐前准备、保育老师消毒流程、幼儿洗手环节、餐点中关注幼儿进餐习惯、餐点礼仪、餐后整理能力等进行研讨,深入了解餐点环节中保教配合及保教职责,让大家带着问题和思考进行观摩。
通过对保育老师们前期的调查了解,将问题梳理好,根据保育老师们提出对于“保教共研”的各类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
经验分享, 互相学习
本次观摩安排在大四班,重点从餐桌消毒、餐前准备、自主领餐、餐后盥洗等环节进行评估。园长室、业务室、总务室、保健室各部门都参与到了本次的观摩活动当中。
班级三位教师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组织幼儿进行午餐活动,从餐前准备、餐中管理、餐后盥洗,整个环节自然流畅,环境温馨舒适。
1、餐前活动 激发进餐欲望
进餐前,主班老师通过趣味手指游戏、有趣的猜谜游戏等安静活动组织餐前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2、餐前准备 守护用安全
餐前消毒
保育老师们严格按照“清水—消毒水—清水”的流程进行桌面消毒,给幼儿提供绝对安全的用餐环境。规范的操作流程,娴熟的操作手法,体现了保育老师的专业以及在工作岗位兢兢业业的态度。
3、七步洗手 培养卫生习惯
副班老师组织小朋友们唱着朗朗上口的洗手歌,按照“七步洗手法”仔细清洁双手,并将手上的水珠擦干,有效去除细菌,预防疾病传播。这不仅是卫生习惯的养成,更有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逐步形成。
4、安静进餐 培养用餐习惯
大四班小小美食播报员对今日美食进行播报,从食物的色香味等方面进行介绍,让幼儿了解不同的食物对身体有不同的营养价值,激发幼儿对餐点的兴趣,帮助幼儿愉快进餐,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自主取餐,幼儿能够有秩序地排好队,根据自己的食量,有序取餐、独立进餐,并在自主选择、自我服务的过程中遵守进餐礼仪,享受轻松愉悦的进餐氛围。
餐后整理环节依然很重要,是不能忽视的环节,幼儿将自己的碗、勺子和筷子轻轻地放入固定的容器里;接着用自己的杯子接饮用水刷牙漱口,让口腔保持清洁与健康。
集中反馈 优化实践
在观摩活动过后,保健老师曹庆华总结本次观摩的亮点,也提出在观摩中发现的问题:不同环节不同时间段保育老师需要关注幼儿哪些方面,如何安排才科学合理,卫生消毒怎样操作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在接下来的保育老师教研会上,进行研讨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加深了保育员们对幼儿进餐环节规范操作要求的掌握,为今后工作的规范性、细致性和统一性提供了依据,以加强保育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使我园的保育工作得到更大的提升。同时,通过此次的实操观摩活动,保育员对加强幼儿餐点护理的保育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能运用到平时午餐护理中,并能在实践中熟练掌握餐点各项流程,真正体现了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全园规范、统一的操作目标,从而真正体现“保教结合”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