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厚植学生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3月28日,徐州市大学路实验学校尹成兰名师工作室成员精心呈现了四节革命主题公开课,分别为《小英雄雨来》《黄继光》《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并在课后开展了深入的评课活动。
张梦涵老师执教的《小英雄雨来》一课,在课堂上,张老师以精彩的情境导入,迅速将学生带入抗日战争时期的乡村场景。通过巧妙设计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雨来的机智、勇敢与爱国之情。学生们在生动的角色扮演中,仿佛化身为小英雄雨来,真切体会到了那个时代的艰辛与热血。
孔茜茜老师执教《黄继光》一课,孔老师运用丰富的历史影像资料和充满感染力的讲述,再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黄继光舍生忘死、英勇堵枪眼的壮烈画面。课堂上,学生们全神贯注,被黄继光的伟大精神所震撼,深刻领悟到了英雄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高尚品质。
梁畅老师执教的是《军神》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梁老师聚焦文本细节,带领学生细致品味刘伯承元帅在手术中表现出的钢铁意志和非凡的军人风范。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们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对“军神”的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课堂气氛热烈而有序。
肖海文老师执教的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在课堂上,肖老师以情动人,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毛泽东主席失去爱子后的悲痛与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学生们在深情的朗读和感悟中,体会到了革命领袖的家国情怀,情感得到了深度的升华。
公开课结束后,工作室组织了严谨而热烈的评课活动。工作室成员及听课教师们各抒己见,对这四节公开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这四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们巧妙地将革命历史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更在情感上受到了深刻的红色洗礼。同时,大家也针对课堂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升红色教育的实效性。
此次公开课及评课活动,不仅展示了尹成兰名师工作室成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风采,也为全体工作室成员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工作室所有成员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化红色教育,不断探索红色文化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路径,努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高尚爱国情怀的时代新人。
供稿:孔茜茜
审稿:艺心
编辑:振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