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博物馆里的思政课”工作推进会暨徐州博物馆思政课示范教学活动顺利举行

来源:徐州教育在线-徐州教育     2025年4月28日     责任编辑:梦梦     阅读:3245次

  4月28日,徐州市“博物馆里的思政课”工作推进会暨徐州博物馆思政课示范教学活动顺利举行。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潘漫,徐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翔、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邵学文等领导出席活动。

  为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推动博物馆资源有机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和“大思政课”建设,徐州市教育局、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制定“博物馆里的思政课”工作方案,联合高校、博物馆研发系列课程,通过故事化表达、场景化呈现,开展现场教学、情景教学、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坚定“四个自信”。

  潘漫肯定了徐州市深入挖掘两汉文化资源禀赋和淮海战役红色基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希望徐州市完善工作机制、开发精品课程、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形成一批有特色的高水平思政课教学团队,用好“博物馆里的思政课”优质资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多力量。

  孙翔要求全市教育系统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更好发挥学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作用。文旅部门和各类博物馆要深入挖掘馆藏文物的时代价值和思想内涵,优化提升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让博物馆成为“情景课堂”,让文物史料成为“鲜活教材”,让先贤英烈成为深植在学生心底的“人生导师”。

  活动现场发布了徐州市“博物馆里的思政课”项目,“决胜密码”主课程,公布首批现场教学点和协同育人导师团成员。

  来自我市大中小学的3位思政课教师围绕“汉玉·汉画·汉云”主题,分别在徐州博物馆天工汉玉、汉家烟火、大汉气象展厅进行教学展示。小学示范课以龙形玉佩等文物为案例,将情境化故事讲述与互动探究相结合,引导学生传承工匠精神、尊重劳动创造。中学示范课以《庖厨图》《牛耕图》等文物为案例,将古今对话模拟与互动探究相结合,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开展创新实践。大学示范课以汉金带扣等文物和徐工汉云为案例,将情景式对比、数字交互相结合,引导学生传承创新精神、厚植家国情怀。三堂示范课结合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设计课程内容,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广旅局以及在徐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同志,各县(市、区)教育局、文广旅局负责同志,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及学生代表共同参加活动。

扫一扫分享本页

1048 +1
相关新闻
换一批